中科院SELF讲坛落地香港,走近人类的“新·界”

你是否想象拥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你领略过跟随自然律动的建筑之美吗?
你知道人类大脑的奥秘吗,为什么我们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你吹过太平洋的风,那你是否能感知胡德夫音乐里的深沉及诉说?
你知道海底两万里及海洋的奥妙,然而你知道海底最美的珊瑚礁正日益减少吗?
你是否常存对宇宙的好奇心,你想感知来自神秘外太空的力量吗?
你知道世界每3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交通事故吗,为何城市发展了,这个数目不减反增了?
这些都是11月9日SELF格致论道讲坛六位讲者所分享的话题。“新 界 SHIFTING POINT”六位演讲者分别来自建筑、脑科学、音乐、海洋学、空间科学、城市交通等不同领域,为香港市民带来了一场探索之旅,上至太空,下达海洋,解密能感知的音乐,感受大自然与建筑的融合,了解人脑的奇妙……
 

唐克扬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著名策展人 建筑设计师

唐克扬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获设计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担任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典藏文明之光”策展人。他演讲的题目是“我想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确实,这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大部分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唐教授指,“大海”仅是个隐喻,主要象征建筑的环境,人们所向要的面朝大海也是想与自然达到一种共融。他认为,跟随自然律动的建筑,建筑与环境达成一个简单的关系,这就是美。
“现在城市的发展太快,一扇窗望出去的大多是人从众”。他指建筑师也会做城市研究,考虑如何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想要保留室内的宁静,又想引进一点城市的喧嚣,而不是天天生活在人造的世界里。因此他设计了北京798艺术区的“透明白墙”,只要有光,就有能透过白墙影射进室内,让里面的人也能感受到外界的律动。
 

路中华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

路中华,时任基因编辑脑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脑连接图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的路主任,演讲的题目是“当我们恐惧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大脑其实很复杂,因为“人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攀枝错节各有分工。它主要有感知周围环境、运动、学习记忆及情绪感情等功能。如果大脑部分功能障碍,身体会怎样?会老年痴呆、发作性睡眠、帕金森等。科学研究能了解大部分神经疾病的本质,然现时科学上还未知病因的也有很多,包括自闭症。他指出,如果知道病因还可以对症下药,但是自闭症目前只能做一些类似训练小狗一样的康复性治疗——大脑的复杂性还需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胡德夫 台湾民谣之父

胡德夫被誉为“台湾民谣之父”。1970年代,与好友李双泽、杨弦等人开启校园民歌运动,以《美丽的稻穗》、《太平洋的风》、等经典歌曲,唱出台湾最具象征意义的歌谣,也唱出思念故乡的咏叹,用沧桑且充满力量的歌声纪录着他所走过的路途与人生。胡先生以弹奏开场,讲述了他的音乐启蒙和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他是台湾原住民,11岁第一次离开部落拿着全额奖学金去淡江中学读书,那里的校长每天都要带领学生在礼堂里唱歌半个小时,也是胡德夫音乐启蒙和开口唱歌的地方。他穷其一生只为民歌、为了自己的部落。听其弹奏那首“太平洋的风”,仿佛真能感受到太平洋的风,感受到他歌声中的光阴。不断反问自己“Where Is My Heart ”,可能只有不断回首去看以前的东西,回归初心,才能找到新的东西。
 

黄晖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黄晖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站长,长期致力于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研究。她分享了第一次下潜南海时被眼前的海洋生物所震撼,讲述虽然自己的“幸运”来从事这份工作,然而她也痛心的表示,全球的珊瑚礁在近十年来不断白化死亡,除了是厄尔尼诺(全球气温异常升高)之外,过度捕捞和沉淀物排放等人为破坏也是重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况,她与团队坚持修复珊瑚礁,虽然艰难但仍不放弃。她呼吁我们从自身做起,少用塑料制品,管好嘴,少买些珊瑚礁制品,对海洋、珊瑚礁多一分敬畏和爱护。
 

苏萌 香港大学空间研究试验执行主任

苏萌老师是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Pappalardo Fellow,美国航空航天局Einstein Fellow。他分享了关于“小行星采矿”的可行性以及人类未来的畅想。曾有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而那颗小行星的铂金含量超过了地球表面铂金含量的总和。美国合日本已经开始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实验性开采,未来这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时机。同时,他也提出,如果将人类文明划分等级的话,那么,能够充分利用地球自身资源的文明是1.0,能够充分利用所在恒星系即太阳系资源的文明是2.0,若能充分利用银河系的资源就能达是3.0,而我们今天的人类文明只有0.7。只有充分利用开采和利用小行星的资源,我们才能突破1.0的限制,走向更高的文明。
 

刘岱宗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

刘岱宗老师主持并管理了与交通部合作开展的公交都市项目,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开展的交通低排区与拥堵收费项目等。他指出,每年全世界有 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交通事故,这也是15至29岁人口前十位致死原因第一位。在道路安全中,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随着社会和城市的进步,道路越建越宽,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也呈正比上升。通过瑞典的“全球零伤亡愿景”指出,其实只要在道路建设和规划中,合理的分配车、人、与路的关系就能达到三者的平衡,包括为自行车预留车道,为停车位预留半米车门位,在道路拐弯处设置一些引导性标示等。若政府能在城市规划中考虑这些因素,那么可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致力于科技、教育、文化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打造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融合创新、科学与人文关怀并存的科学文化演讲品牌。本场活动是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第33期活动,由中国科普博览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承办,联合出版集团云通科技公司协办。